罗辰点头赞同:“没错没错,就冲这寓意和你说的这些讲究,必须点!
等会儿多吃几碗,新年肯定好运连连。”
主食点完,罗辰的思绪又飘回到了童年的春节,那些温暖又充满烟火气的画面在脑海中浮现。
“必须的!
再加上软糯的年糕,福州话‘娘糕’,年糕年糕,年年高,新的一年咱事业生活都节节高升!”
罗辰笑着说,
“你看这年糕,色泽温润,呈米白色或微微泛黄,质地紧实而富有弹性。
吃起来软糯q弹,咀嚼时带着淡淡的米香。
福州这边做年糕,除了糯米,有的还会加入早米粉,让年糕的口感更有层次,还会放些红糖,不仅增添了色泽,也让年糕有了独特的香甜味。
这让我想起小时候过年,奶奶总会亲手做年糕,一家人围在旁边帮忙,那时候的年味可足了。
我还老是偷偷揪一块生面团尝,被奶奶发现了就会轻轻敲我的头。
我这小时候就贪吃的毛病,到现在都没改,估计是被美食下了降头咯!”
罗辰说着,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回忆。
陈瑞笑着说:“看来你这贪吃基因从小就种下了,不过这年糕确实香,一会儿可得多吃几块,说不定吃了真能步步高升。”
两人正沉浸在对年糕的回忆中,罗辰突然想起了还有一道不能错过的甜点。
“还有这清茉莉,福州传统糕点,清甜不腻,给这顿饭完美收尾。”
罗辰接着介绍,
“清茉莉形似小巧的花朵,外皮呈半透明状,隐隐透出里面豆沙馅的深色。
它是以糯米粉为主料,融入新鲜的茉莉花瓣汁水,增添独特的清香。
做清茉莉,揉糯米面团的时候,水要一点一点加,不然面团太干或太湿都不行。
包豆沙馅的时候,手法要轻,不能把皮弄破了。
上锅蒸的时候,火候和时间也要把握好,时间短了不熟,时间长了就塌了。
清茉莉在福州历史悠久,以前是福州人祭祀祖先时的必备供品,后来逐渐成为日常也能品尝的美味糕点,尤其是在传统节日或者家庭聚会时,常常能看到它的身影。
说不定吃了它,能沾点老祖宗的福气,以后吃美食都不用排队呢!
你说这清茉莉以前是祭祀供品,现在成美食了。
我给你讲个好玩的,有个吃货去寺庙,看到供桌上的清茉莉,就问和尚‘师傅,这清茉莉供完能吃吗?’和尚说‘善哉善哉,施主,这是给祖先的心意’,吃货灵机一动说‘那我替祖先尝尝,看看好不好吃,万一不好吃,祖先吃了不开心’,把和尚都逗得哭笑不得。
所以说,这清茉莉的魅力,连佛祖都得让三分啊!”
…
陈瑞打趣道:“那我可得多吃几口,以后去排队买奶茶都不用等了。
你这要是学会做清茉莉,糕点店肯定火,不过就怕你自己先把店里的点心都吃光。”
…
罗辰笑着合上菜单,对着服务员喊道:“依伯(福州方言,对年长男性的称呼
),就这些菜,麻烦快点哈,我们都快饿‘煞’(福州方言,极、很的意思
(第3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