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项准备是交通工具的准备,具体说来就是海船。
“我们现在的海船不能承担这样的远洋航'行,只是海船的改进,不是一撮而就的,儿臣需要与精于造船的工匠不断改进研究,造出新一代的海船才行。”
皇帝诧异地看着他道:“你对海船也有研究?”
他怎么觉得这个儿子好像无所不知?
杨彦很谦虚地说:“只是有一点看法。
具体行不行,还得和工匠们商议试验过才知道。”
安然知道杨彦以前是做过航礻模的,不过现代化的轮船和这个时代的海船区别太大,哥哥能不能从中找到好的结合点还真不好说。
皇帝又看着安然问道:“太子妃对这海船有什么建议没有?”
安然直接摇头道:“父皇,儿媳对这个一窍不通,只怕是帮不上什么忙了。”
就是在前世,她坐过汽车火车飞机,也没坐过轮船,是真的不懂。
皇帝皱眉想了想,问杨彦:“对此,你有多大把握?”
杨彦想了想道:“五六成吧!”
“父皇支持你!
放手去做吧!”
想着那些能让百姓吃饱肚子的新物种,别说五六成的把握,就是只有两三成的把握,也要试一试。
哪怕他活着的时候看不到,就是交给后世子孙去做,这个计划也不能放弃。
说了远洋计划,眼看都中午了,皇帝干脆带着太子和太子妃去惠妃宫里用午膳,也算是一家人团聚。
惠妃昨日知道了祭天仪式上的事情也是担心得不行,虽然后来知道皇上下旨维护了太子,但还是担心的。
毕竟皇帝的心思是最不好捉摸的,太子在祭天仪式上斩杀大臣,也是对皇帝的不敬。
直到今天看到父子俩一起过来,有说有笑的,跟从前一样亲近,她才算彻底放下心来。
午饭后,皇帝也不睡午觉了,拉着杨彦和安然继续说美洲和海上航'行的事情,杨彦顺便提了一下他要将重心放在这个计划上面,朝廷里的事情可能就不能帮父皇分忧了。
今天睡了一个懒觉,杨彦有些上瘾了,他脸不红气不喘地开口道:“父皇,您看等上元节开印以后,儿臣能不能不上早朝?”
皇帝估摸着儿子这是怕他多心,有意放权,便语重心长地说道:“你说不再分管吏部的事情,父皇就允了,朕看钱鹏阳根据你的改革方案干得还不错。
工部那边,你要试验海船,暂时领着更好办事。
但每天上个早朝能耽搁你多少时间?你是太子,就算暂时不能分心帮朕处理政务,朝廷大事你总要心中有数才行。”
杨彦感动于父皇的信任,却嬉皮笑脸道:“父皇啊,儿子跟您说实话吧,早朝实在太早了,儿子实在是不想起来啊!”
“你,你个浑小子!”
皇帝指着杨彦的鼻子,气得不行。
多少人期待着能上早朝,这个儿子居然嫌早朝时间太早。
他不知道他两个兄长为了争这个上早朝的名额几乎是无所不用其极么?
“父皇您别气,儿子也是实话实说嘛!
(第2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