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历正在批阅着公务,李玉在旁边伺候着,作为贴身太监,李玉越来越认为西爷有王者风范了。
“李玉,皇阿玛正在召见十三叔吗?”
弘历一边写一边问道。
“是的西爷,皇上正在御书房召见十三爷呢。
西爷,奴才认为皇上对十三爷真好,兄弟情深。”
李玉不禁感叹道。
“哦?呵呵,你认为还有谁和谁是兄弟情深的?”
弘历放下笔,笑呵呵地问李玉。
“西爷,要是说还有别人,那必须是您和五爷啊,也是如此。”
李玉点了点头。
弘历起身坐在了榻椅上,顺手端起那杯早就准备好的香茶。
李玉继续笑着说道:“皇上把十三爷的女儿都接到宫里来抚养,当做公主,奴才觉得这也是恩典呢。”
弘历喝着茶,并没有说话。
“李玉,去看看皇上是否召见完十三叔了,如果召见完了回来告诉我,我要去见皇上。”
“嗻,奴才这就去。”
李玉马上转身出去了。
弘历看着李玉的背影,想起了刚才李玉那句话,有些出神。
皇上把十三爷的女儿养在宫中,真的是为了恩典吗?哎,弘历不禁自己叹了一口气。
其实并不是只有怡亲王胤祥的女儿进宫抚养的,废太子胤礽和庄亲王的女儿也在宫里被抚养,并且均给予了和硕公主的封号,可见对于继位亲王的女儿都是非常重视的。
按照大清的惯例,如果一定要有重要人物的子嗣作为人质的话,那么一般都是会用他们的儿子,特别是嫡长子作为人质,因为在传统的思想观念下,这样的牵制作用会更大,可是当时的怡亲王众多儿子都在世,皇上并没有这么做,所以弘历知道,皇上从心里认为并不需要牵制十三爷。
把这些宗室的女儿们带进宫,而且交给孝敬皇后抚养,难道真的是恩典吗?不,当然不。
弘历无奈地看着远方,那是因为要为以后和蒙古和亲做准备,也就是公主要下嫁给蒙古王公,要去那草原之地,皇上本身没有这么多的女儿,所以要让宗室女出嫁,这本身是很无奈的事情,满蒙世代联姻,这是国策,当初老祖宗孝庄文皇后就是蒙古人,历代后宫也有很多蒙古后妃,所不同的是,大清嫁公主要到草原去,而那里的环境和北京是没法比的。
废太子的女儿和硕淑慎公主,下嫁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观音保;庄亲王之女和硕端柔公主,下嫁科尔沁郡王博尔济吉特·齐默特多尔济。
而怡亲王的女儿也迟早会如此安排
忽然,弘历想到了以后,想到了自己的女儿,难道也要如此吗?嫁到那远离京城的地方去,以后见父母一面都这么困难,想到这,弘历皱紧了眉头,什么时候公主不用在远嫁?不用离开京城?不用离开父母?
弘历觉得十三爷也是知道皇上这样做的用意是什么,但是他无力反驳,只能遵旨而行,可以说不吗?都说皇上和十三爷兄弟情深,但是真正的兄弟情深不是应该放过十三爷的女儿吗?弘历思索着,什么是真正的兄弟情,也许帝王是没有兄弟情的。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