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年代的我。
有时候有什么想法呢,还说干就干,真有点雷厉风行的感觉。
比如几个小伙伴在一起聊天儿。
谈到那个刚学的那个大练钢的时候。
说当时我们农村也有。
突然还有一个小伙伴突发奇想,要不咱们也找一点练一练?几个小伙伴也不知道发什么神经,大家一致通过同意。
找铁啊什么的还真不好找,不过那时候用吸铁石吸的那个铁沫子还是很多的。
但当时真的有意去找吸铁石的话,吸铁石还真不好找。
所以也只有退而求其次,找了几块碎玻璃瓶子。
炼铁炼刚钢的,暂时放一放,先从练碎玻璃开始。
然后呢,就有分工,甲去找那个盛水的罐子。
然后呢,乙就要垒灶台啊。
丙得去找火柴,丁只有去找树枝啊。
戊去找水玻璃渣子。
首先完成任务的是乙,随便在周围造几块半截头,按照一个三角形的点位的放置就行了。
所以他是这些要完成任务里面,最早完成的那一个,然后坐在那里等的。
丁的人物也相对容易完成,毕竟那些干树枝光掉在地上的就有老多。
也不用花多长时间,一会儿就回来了。
然后两个小伙伴在那里聊天等他们。
丙的呢,出去时间稍微长一点,因为火柴你不跑到自己家里去拿,你是找不到的呀。
还不能拿多,都得捡那种火柴盒软趴趴的。
里面剩了两根孤零零的火柴。
多的谁拿,拿了就装坏了,所以是轻车熟路,只是稍微的路程远一点,多走了两步路啊。
然后一会儿也回来了,
后来甲和戊一起回来了,真的找了一个铁罐子,里面有水有碎玻璃。
两个人说这可是真难找啊,大半个村子都给找一遍了。
碎玻璃和铁罐子才找到,然后在坑里面舀了点水带过来了。
然后放在灶台上。
用找来的那些毛茸茸的东西啊。
有那种鸡毛啊什么的,还有那种柔软的塑料啊。
特别是那个塑料一点染,他会像机油一样往下滴。
发出一种声音。
嘟!
嘟!
嘟嘟!
嘟嘟嘟嘟!
然后滴在柴火上。
加速树枝的燃烧速度。
嗯或者一些小纸片也塞进去,然后这样容易点着啊,有时候还找点那个麦秸。
然后往里面大把的添柴火。
水都给烧开了。
玻璃依然纹丝不动。
难道是因为没盖过盖子吗?
然后又找了一个大的瓦片子盖在上面。
现在人手多啊,又找了大把大把的柴火,又煮了五六个时辰。
中间都添了几次水了?玻璃还依然是块玻璃。
这是什么回事呢?都煮了那么长时间了,居然一点变形都没有。
这说明这玻璃还怪硬的,嗯,今天就到这里吧,明天我们也继续过来烧。
还怕它煮不烂。
第2天我去找他们,他们几个还都不在家,我一个人带着火柴又到那个烧玻璃的地方去了。
发现他们几个也不在。
我还以为他们老早的就已经到了呢。
我就在那里等。
等了几个时辰啊,也没见到人来。
这是什么情况?不是说好了今天大伙过来继续煮的吗?难道他们这一夜之间想通了什么东西?觉得这不靠谱吗?那当时农村能有啥条件不是这样练的吗?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