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祖父曾派人来,要我转告你,昨天吕省在朝廷上向大夫们提议,请秦侯在晋国诸位公子中选出一位,护送回国,立为国君!”
重耳的眼中放射出恼怒的光芒,这个消息比齐国干预更使人愤怒:
“吕省这样提议?大夫们怎么说?”
“大夫们同意他的提议。”
重耳按捺不住,愤怒地说:
“这不是和里克、邳郑大夫闹对立了吗?”
“据悉,”
狐射姑接着说:“朝朝廷派出的使者是梁由大夫,他今天一大早就赶去秦国了。
祖父还说,吕省耍了两面手法,昨天晚上秘密派出了蒲城午到梁国,请夷吾回国为君!”
这才是当头棒喝,大家全都被击懵了。
过了一会儿,赵衰才说:
“吕省这一手好狠毒,梁国就在秦国边上,这一计使夷吾可以好好利用地利之便,藉此向秦国活动,博得秦侯的好感,立他为君!”
“吕省这样做是离间诸公子之间的手足之情。
重耳受里克之请回国为君,夷吾受吕省之请也回国为君,如果其它公子也有别的大夫拥立,晋国不就大乱了吗?”
重耳忧心地说:
“卜偃大夫之意,是要公子‘先入为主’,立为国君!”
先轸插话说:
胥臣也点头道:
“这是可行的,公子要抢先一步,回到晋国。”
“公子,”
狐偃对重耳说:“臣下以为,里克、邳郑已无法掌控政局了,齐侯率领的诸侯联军已进入晋国国境,眼下到了高梁,秦国护送夷吾回来,双方必然引发冲突。
周天子派出的特使一到,势必先平乱,后立君。
到时候,谁是正人君子?谁是乱臣贼子?谁是贤德公子?谁是罪魁祸首?齐国有齐国的看法,秦国有秦国的说词,各诸侯国将各执一词,说不明也辨不清,究竟要立哪一位公子为国君?”
重耳愁眉不展,沉默不语。
狐偃又说:
“齐国为了自己的利益,可能选出一个无能的公子为君;秦国也可能拥立一位肯听他命令的公子;而里克和邳郑二位大夫要请公子回国;吕省、蒲城午一帮人要立夷吾。
公子想想,为了君位,晋国诸位公子之间你争我夺,乱成一团,说不定再一次刀光剑影,谁胜利了谁为君。”
狐偃说到这里,见没有人反驳他的观点,又道:“公子,臣下之见,公子不宜回去。”
赵衰沉吟了半天,才说道:
“公子如果不回国,臣下担心晋国会被夷吾所得,公子将失去机会。”
狐偃想到父亲要他忠心地辅佐重耳,顿觉自己有责任力排众议。
于是又开口道:
“臣下听说,丧乱有大小之分,大丧大乱的锋芒是不可冒犯的,父母过逝是大丧,兄弟之间有谗言是大乱,公子若是在里克、邳郑二位大夫的护送下,成为国君,不仅没有顺利登上君位的把握,更可能蒙上弑弟夺位的不白之冤。
公子一旦被栽罪了,虽立为国君,却背负污名,诸侯各国是不会顺服你的。
在这种情况下,回国为君实在不是理想的作法。”
重耳听了大家对晋国的内外形势的分析,又听了狐偃的话,便召屠岸夷前来。
重耳态度谦和地说:
“屠岸大夫,感谢你来迎接重耳回国的盛情。
(第4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