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扶宸上前一步:“臣在!”
“关廷尉缺席早朝,可有向你告假?”
“臣并未收到关廷尉的假疏。”
“看看!
此人无法无天竟连假都不告便消失不见!
谢司马,此事你得记上一笔,枉顾朝纲之人如何能用?寡人看,这廷尉一职该另谋人选了。”
长孙曜低着头,嘴角隐隐浮出了笑意。
李举谢扶宸开始打廷尉署的主意,若是廷尉署也落入李举之手,兵权、监察、典狱和决策全都将被李举一手掌握。
就算庚太后能够镇住一时也无法干涉太多。
这一副算盘打得震天响。
不过此事也在长公主和子卓的意料之内。
昨晚他和众臣在怀琛府中密会,商议今日早朝之事。
他们已经将弹劾谢扶宸的奏疏全部呈交,不过李举那边还没反应。
“李举很有可能连看都没看。”
李延意道,“以我对他的了解,如今他肯定觉得胜券在握,一心只想着如何将廷尉署收入囊中。
严震谋略稍逊,如今要防的也只有谢扶宸一个人。
可即便谢扶宸再厉害他也只有一个脑子,不可能面面俱到。”
卫庭煦道:“李举不看奏疏也就罢了,看了更好。
这一系列奏疏表面上是要弹劾谢扶宸六年前的旧事,此乃声东击西之策。
若是他或者谢扶宸看了,便会想着如何化解危机,但明日长孙叔叔实际上要弹劾的却还是洪瑷之案。”
“陛下。”
长孙曜沉住气,完全不去理会李举和谢扶宸一唱一和关于廷尉署的抱怨,继续将话题引回了洪瑷一案,“老臣和卫公乃是同期,为大聿尽忠三十余载最是知道卫公为人。
卫公绝不会通敌卖国。
覆巢之下无完卵,大聿若亡于他、于卫家又有何益?通敌无利可图,这是其一。
其二,整个朝堂都知道洪瑷虽然是卫公故生,两人却早已没了来往,甚至势如水火。
这样紧张的关系之下洪瑷又如何会为卫公所用?”
“李举大概会说,他们私下之事谁也说不清。”
卫庭煦道,“你见哪个逆臣会将谋反通敌之事写在脸上?”
李举冷笑一声:“寡人知道长孙少府和卫纶感情笃深,据说你们两家还约定了亲事。
若是卫纶罪证确凿的话,也不知道这亲是继续缔结还是不结呢。
哼哼,若是说表面功夫谁都会做,你觉得洪瑷就是会卖国之人?出卖大聿引敌入关对他而言又有什么好处?说到底还不是荣华富贵?多少人眼巴巴地看着寡人的皇位,想要篡位!
想要造反!
(第2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