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
何掌柜为林郎中言道感激不尽。
杜明昭还说:“我每几日,不,或许尽可能来勤些,不必担心我撒手不管。”
何掌柜躬身应道:“小姐放心,小的会将先将小杜大夫的名号传遍城中,如小姐所说,女子病症是个好出路,药春堂那边无女郎中坐诊,许多妇人不便看医,这些人皆可揽入泰平堂。”
“何掌柜是个明白人。”
杜明昭要的就是这个结果。
何掌柜再次行礼,而后便回泰平堂着手开始做准备。
薛径则与杜明昭回了西面的街头,在这里他们与应庚碰了面。
杜明昭目光落在应庚手中,他正推着一架轮椅,见她盯着,应庚摸鼻子解释道:“是公子的。”
“你可去了铁器铺?”
薛径问道。
应庚点了点头,从怀中掏出叠起厚厚的布包,他递给薛径又道:“这是你们要的东西。”
杜明昭杏眸一亮,这该是师父说的银针了吧?
布包里裹着两件分开的小布袋,同是折叠裹起的。
薛径摊开其一,杜明昭发觉是刀具那类,有小片刀、大宽片刀、还有很是锋利的锐刀等,刀面打磨的很是细致。
“溪川县最好的器具只能如此了。”
薛径还仍有遗憾,“若在京城,为师能予你更好的一套。”
杜明昭笑着摇头,她很喜悦,“这很好了,师父。”
薛径又展开另一包,“这一套是银针。”
杜明昭的眼被银光闪到了,这套银针如银蛇鳞片,波光粼粼,不知为何制成,做功和材质都比刀具强了不止一倍。
光看上一眼,杜明昭的喜爱之情就快溢出眼角。
薛径抬眸往应庚那睇去,应庚有所感应挪开了眼不看他,他就说:“银针收好,要好好的用。”
这几个字说得有点重。
杜明昭没有领会深意,只是点头将银针与刀具全收入手中,她郑重道:“徒儿定不负师父的重望。”
……
自溪川县回到抚平村后,杜明昭被应庚送回了家。
此时主屋内不时传出若有若无的哭声,在这落日晚霞之中,随屋顶的轻烟一同飘入杜明昭的耳朵。
她以为是何氏哭了,心切地奔入主屋。
然而屋内杜明昭却见郑婶子与何氏分别坐在两旁,中间的胡氏正红着眼眶抽抽搭搭。
“二嫂,你这身子本就没多好,哭多了伤身啊。”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