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片戈壁滩上,几乎看不到人烟。
干枯的红柳,隐藏在地下的设施,真真假假的伪装,夜间运输给养,汽车在前面跑,骆驼在后面跟,屁股后面还拖着几把大扫帚,抹去了车轮的痕迹。
一切都在秘密进行着。
由于高度保密,外界不晓得我方试验进程,以为至少得花费几年才能搞出来。
可两个月后,一团蘑菇云从西北沙漠升空,震惊了整个世界。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田小苗做梦都想看到那团蘑菇云。
可就在这个紧要关头,米帝的军舰开到了东南亚,轰炸越南,扶持代理人,把爪子伸了过来。
这引起了我国高度戒备。
一旦拿下越南,米帝布下的战略包围圈,就从东部延伸到了西南。
隔着喜马拉雅山是阿三国,而北方边境长达几千公里,接壤的是苏联,可以说没有一个安分的。
本来,西方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阵营是对立的,可苏联与米国一碰头,达成了默契,想对我国实施外科手术般的打击,甚至动用核.武器。
这是毁灭性的,快速的,猝不及防的,不能抱有任何侥幸心理。
伟大的领导人先后谈到“要准备帝国主义可能发动侵略战争,现在工厂都集中在大城市和沿海地区,不利于备战……”
(注1)
想到这些,田小苗有一种悲壮的感觉。
第三个五年计划,有着伟大的设想,重点解决吃饭穿衣问题,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放在了首位。
我们想过好日子,可敌对势力不答应,迫使我们不得不改变计划。
三线建设,就是这时候提出来的。
我国经济发展很不均衡,重工业集中在东北,轻工业集中在沪上等沿海城市,若是从海上和空中实施打击,一下子就被摧毁了。
涉及到国家安危,民族存亡,谁都承担不起这个代价。
而内陆地形复杂,有纵深发展,从战略角度可以分为一线、二线、三线。
在大后方,按照重工业、轻工业、国防工业复制一套体系作为备份。
若是一线、二线瘫痪了,还有三线。
敌人敢打进来,就让他们有去无回。
这是破局之招,代表的是谋略,也是决心和勇气。
后世有人抹黑,说不顾民生,夸大了威胁,造成了误判。
这是很可笑的,当你毫无防备时,就是个靶子。
当你全副武装时,靶子没了,想威胁的就要掂量一下。
以战止战,才能获得真正的和平。
田小苗攥紧了拳头。
建国之初很艰难,而六十年代的危机一点也不亚于当初。
(第2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