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船厂的案子告一段落,赵国江回了公安局。
研究所那边只说外出学习,并未提及其他。
张鸿博很不舍,握住赵国江的手说:“抒言,等着你回来。”
出于保密需要,赵国江不能暴露身份。
他觉得很抱歉,张鸿博把他当朋友,可他只能用化名跟人家交往。
回到局里,赵国江继续担任巡逻队队长。
不用再隐瞒了,他捧着蒋爱华的来信,看了一遍又一遍。
蒋爱华离开后,半个月写一封信,已经攒了好几封了。
他给蒋爱华回信,述说着牵挂和思念。
这时候,“抗美援朝”
第五次战役打响了。
蒋爱华随着兵团上了前线。
这是她主动要求的。
在运动防御战中,前方电码多次被截获,刮民党电译员协助美军破解,给我方造成很大困扰。
而敌方电码即便被截获,也很难破译出来,就想亲临前线解决这一难题。
她去的恰好是柳进原所在的军团。
听说电码专家到了,柳进原赶紧把人请进来。
“蒋同志,可把你给盼来了。”
蒋爱华顾不上寒暄,就进入了工作状态。
这跟大本营不同,随时都能听到隆隆的炮声、敌机的轰鸣声,还有刺耳的警.报声。
这让她很兴奋,大脑格外清醒。
蒋爱华的到来,解决了不少难题。
先是更换了密码本,接着释放假情报迷惑敌人。
这些方法以前也使用过,可对方很快就识破了。
蒋爱华的编码另辟蹊径,即便破解也得花费时间。
柳进原作为军团参谋长,对情报格外重视。
与“联合国军”
相比,志愿军的武器装备十分简陋,硬碰硬地对打并不占优,更多的是采取包抄合围战术,就像扎口袋一样,把敌人切成一段一段的,团团围住,一个营一个营地消灭。
(注1)
仗打得很艰苦,凭借的是灵活的战略战术和不怕牺牲、英勇顽强的意志。
前几次战役,以米帝为首的“联合国军”
被打得落花流水,占不到什么便宜,就从后勤运输线上下手。
后勤补养跟不上,给志愿军造成了很大困难。
驻守山头时,志愿军战士背着枪.支.弹药和干粮,只够七天用的,若是七天到了还未换防,吃的就没了,弹药也不充足。
而“联合国军”
有强大的空中支援,牛肉罐头应有尽有,武器装备更是超过了几个等级。
(注2)
(第2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