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认上亲了?
明明苏轼跟李清照根本没见过面啊。
因为李清照童年都是在老家度过的,直到后来父亲被调任到京城,这才来到京城。
而苏轼一直在被贬贬贬贬,不能回京。
明明处在一个时代,愣是没见过面。
苏轼笑着捋着胡子,他收的苏门四学士很出色,徒弟的女儿也照样出色。
哎呀,他简直是最幸福的老师了。
汉朝的平行世界里,汉高祖刘邦陷入沉默,心里有些泛酸。
“李清照啊李清照,你这个才女怎么不怀念我?非要怀念项羽啊。”
他堂堂汉高祖也很威风赫赫的!
汉高祖刘邦也有些文采,一眼就看得出来这是朗朗上口、意味深远的绝句。
要是李清照也给他写一两首,那他人气也高得很啊。
汉高祖刘邦有些遗憾地想。
吕雉闻言,心中冷笑,呵呵,忘了白登之围了吗?刘邦曾经御驾亲征,进攻匈奴,结果被围困白登山。
刘邦这辈子也没有见过这么多马。
最后靠着陈平这个贿赂大师贿赂匈奴,这才换回刘邦的性命,不然就没有汉高祖了。
秦朝的平行世界中,李清照怀念的项籍本人正捧着一本《诗经》,眼睛成了蚊香眼,眼皮子打架,困倦不已。
叔父项梁一把拍向他的后脑勺:"
还不赶紧背,今天不把这一篇给我背下来,你就别想玩你的枪了。”
项籍连忙瞪大眼睛:“好好好,我背不就行了吗?”
他继续捧着竹简,小声抱怨:"
这些骚诗有什么好背的,看得眼睛疼。
"
叔父项梁点点头,随后叹气道:“天上的神仙喜欢这诗文,上行下效,到时候全国恐怕都要崇尚诗文了,你连《诗经》都背不下来,可怎么办。
"
项籍不满地说:"
哼,大丈夫当在战马上建功立业,背诗有什么用。
"
叔父项梁张开嘴想说些什么,但左右环顾,觉得不妥,最终还是闭上了嘴。
如今秦国一统天下,楚国早已被灭,朝廷宣称这天幕的出现是吉兆,说天幕降临,是为了指点秦朝的发展。
毕竟,古往今来都没有这么玄乎的事情发生,绝大部分黔首都信以为真,秦王朝的统治进一步加强。
叔父项梁却不这么觉得,之前的“三秦之地”
透露了楚汉争霸,后来的《阿房宫赋》更是透露了秦朝二世而亡。
果然,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秦王朝一定可以被楚国推翻。
更何况,后来人说楚汉争霸,楚国在前,说明最后赢的肯定是楚国啊!
他像是被打了针定心剂,一直在筹备造反的事宜。
(第2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