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川镇防汛指挥部墙上的电子钟跳至6:23分,陈凡抓起沾着泥浆的雨衣往身上套。
窗外雨点砸在彩钢瓦屋顶的声音像在敲战鼓,气象局刚升级的暴雨红色预警在手机屏上刺目地闪烁。
"
陈镇,三岔口村群众转移还差17户!
"
大学生村官小林抱着登记册冲进来,马尾辫梢滴着水,"
老张家非要等儿子从县城回来搬电视机......"
陈凡把安全帽扣在头上,抓起手电筒往外走:"
让民兵连长带五个人过去,实在不行先把人架出来。
你联系供电所,十分钟内必须切断低洼区电路!
"
吉普车在暴雨中颠簸成飘摇的孤舟,陈凡攥着车载电台的话筒不敢松手。
水利局半小时前通报的青川河水位已达警戒线,而更让他心惊的是巡查队老张私下传来的消息——大坝背水面发现了管涌群。
河堤上三十盏应急灯撕不开厚重雨幕,陈凡深一脚浅浅踩在泥浆里,腰间对讲机传来此起彼伏的呼喊:
"
二组需要沙袋!
东段防浪墙裂缝在扩大!
"
"
医疗队在哪?有人被滚石砸中脚了!
"
防汛专家老吴正趴在管涌口观察,工作服后背结着盐霜:"
陈镇,这不对劲!
"
他抓把渗出的泥沙摊在掌心,"
按设计要求应该用粗砂反滤,可这些分明是建筑废渣!
"
陈凡心头猛跳。
想起三个月前验收防洪工程时,承包方信誓旦旦保证全部采用达标材料。
他摸出手机刚要拍证据,一个浪头突然拍上堤岸,浑浊的江水漫过众人脚踝。
"
所有人后撤五十米!
"
武警中队的扩音器在风雨中炸响,"
第三段出现滑坡征兆!
"
镇中心小学临时安置点飘着姜汤热气,陈凡握着卫星电话的手微微发抖:"
县防指吗?我们需要两台大功率抽水机,还有......对,土工布和吨袋!
"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