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样,备注栏写着:“疑似装备新型毒气武器”
。
与此同时,孙元良在指挥所里反复敲打那枚怀表。
表盖夹层的残纸上,“调虎离山”
四个字的墨迹已晕染成诡异的紫黑色。
副官突然冲进帐篷,带来最新截获的日军密电:“特遣队已抵达浏河湿地,目标清除残留抵抗力量。”
“他们要赶在援军前彻底抹掉二六二旅的痕迹。”
孙元良将密电按在地图上,浏河湿地的位置恰好覆盖小李画出的指挥部坐标。
他抓起电话听筒,却发现线路已被切断——日军的干扰电波正在吞噬整个频段。
暮色降临时,搜索队终于找到了那座废弃的砖窑。
窑洞里横七竖八躺着十几具尸体,墙上用刺刀刻着歪斜的标语:“87师永不后退”
。
在最深处的防空洞内,三团参谋长倚着电台残骸,手指仍搭在发报键上,早已气绝。
他怀里的笔记本上,最后一行字被血浸透:“毒气弹发射坐标...北纬31°13′,东经121°...”
“立刻用旗语传讯!”
上尉撕下衬衫布条,在窑洞口摆出紧急信号。
远处的日军探照灯突然扫过天际,引擎轰鸣声由远及近。
搜索队架起伤员撤退时,身后传来剧烈的爆炸声——日军的燃烧弹将砖窑化作一片火海,冲天火光中,隐约可见飘扬的青天白日旗残片。
孙元良收到旗语传讯的坐标时,窗外正落下新一轮暴雨。
他将坐标标注在地图上,那里恰好是87师与友军防线的接合部。
副官举着刚修复的电台跑来:“薛长官回电,援军提前十二小时出发!”
“告诉张灵甫,让153旅在湿地布防。”
孙元良抽出中正剑,剑锋划过作战地图上的浏河防线,“二六二旅用命换来的情报,我们要用血守住。”
雨幕中,搜索队带回的伤员正在急救。
小李在昏迷前,突然抓住上尉的手腕,用最后的力气指向胸前的文件:“还有...还有个活着的...”
他的手指无力垂下,指向地图上一个用红笔圈了三次的小点——那是距离浏河渡口三公里的芦苇荡。
孙元良凝视着地图上的红点,雨水顺着帐篷缝隙滴在他手背,像极了怀表链上未干的血迹。
远处传来沉闷的炮声,他知道,这只是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
(第2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