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学长在临走前的最后一个下午,太阳刚落下没多久,天边都是成片的晚霞,晚自习还有五六分钟就上了。
我坐在位置上,我们班的一个同学递给我一摞书,最上面是一张明信片,下面压了一张地图,然后就是一些资料。
我问是谁给的。
送书的同学说不知道,就说是一个学长让递给我。
然后那个学长就急匆匆走了。
我跑到阳台上,只看了一个背影。
我拿起明信片,没有署名,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内容。
只是一句很普通的激励的话语。
除此之外,再无其他。
那就是我们的最后一面。
一个背影,仅此而已。
后来最后一次听到有关他的消息就是在毕业生去留的榜上。
一个年级一千多个人,我在这杂乱无章的一个又一个名字里试图寻找一丝丝他留下的痕迹。
他考得并不太好,我最后站在有他名字的那个榜前。
愣神了好久。
这就是我们故事的全部了。
我没有什么遗憾的,很久以后我觉得自己当时其实只是一种青春期独有的悸动,朦朦胧胧的喜欢。
这份喜欢其实挺大程度地让我成长并且激励我逐渐成为更好的自己。
这就是他存在的意义了。
并不是所有的故事都要画上句号,我隐去的枝叶,并不那么严谨发构成了一段独属于我的青春be美学。
其实还有很多想要说的话,总感觉有些词不达意。
除了感谢一直陪伴着我的家人朋友和耐心的编辑,还有最最重要的一直以来支持着我的读者朋友们。
没有你们,或者也没有黎柯和顾筱贝。
我想过到底要用什么句子来作为这全书的最后话。
最后我想到了席慕蓉老师的《青春》。
以此诗,作为结束的话语吧!
我的所有想说的话,都包裹在这首诗里面了。
青春,
所有的结局都已写好。
所有的泪水也都已启程。
却忽然忘了是怎么样的一个开始。
在那个古老的不再回来的夏日。
无论我如何地去追索。
年轻的你只如云影掠过。
而你微笑的面容极浅极淡。
逐渐隐没在日落后的群岚。
遂翻开那发黄的扉页。
命运将它装订得极为拙劣。
含着泪我一读再读。
却不得不承认。
青春是一本太仓促的书。
(第2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