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九月底,陈亮从京城回来,除了带来一大笔资金外,也带来了一些畜牧业方面的专业人手。
据他所说,这些人是他们家的旁支,之前一直在西域放牧,且规模还不小。
当然,相比起张恪所规划的这个大型牧场,那自然是小屋见大屋的。
其实,许多人并不是不知道北方存在许多天然大牧场,想过来此发展畜牧业的人也很多。
然而,这些地方贴近北境,安全上实在是没有办法保障,最终还是只能放弃。
但眼馋这片牧区的人,一直都有,陈家的这个旁支,便是其中之一。
而他们在听说了本家要参与北方牧场的运作后,便果断派人及资金北上了。
到了京城便与恰好回家来筹措资金的陈亮遇上了,双方自然也是一拍即合,陈亮随即便带着他们北上了。
不得不说,陈家这帮人能够成为人朝有数的商业巨头,这胆子还真是比一般人大许多的。
所谓: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有了这些专业人士的加入,以及足够的资金后,相关的工作自然便开始进入了快车道。
这也让为此焦头烂额的张远,松了一口气。
随着牧民、牲畜的到来以及棚圈、围栏等设施的不断完善,牧场终于有了可观的模样。
十月初,张恪正式向朝廷报告:由互市监牵头,以民间资本为主,取名为黑龙的第一家位于北方边境的牧场正式成立了。
虽然黑龙牧场都是用张恪本家及陈亮家族等民间人士的钱投资的,但还是挂了互市监的名头,倒是变成了官民合办的性质了。
这其实是张恪刻意为之的,毕竟虽然只有半个“官方身份”
,但那也是极为有用的。
一方面,朝廷不必为此花一分钱,就能占得一席之地,如此的话,朝廷高低也要稍稍照顾一下黑龙牧场的;二方面,在这片荒野上,有没有官方身份,那还是有区别的,最起码能让某一些人不敢对牧场起什么歪心思;三来,牧场要是真遇上事了,有一个官方渠道来处理问题肯定是比较方便的,而若是纯民营的话,那就不好说了,难免会扯皮的。
朝廷历来都对民间开拓荒地的行为持支持立场的。
黑龙牧场名义上是一家官民合办的牧场,但朝廷一毛钱都没有投入,只需要等着分钱就成了,所以这事儿应该不会像互市那样引发争议,而是能够顺利得到批复的。
而且,之前张恪与徐尚已经分别代表互市监和黑龙城城主府就互市市场两端的土地使用权问题进行过谈判,最起码徐尚是要为此背书的,毕竟黑龙城也是受益方。
不过,在知道张恪搞了这么一出后,徐尚却是越想越不是味儿的。
本来以为自己占的那一片是更有价值的土地,可如今看来,张恪才是大赢家啊!
据说,黑龙牧场前前后后已经投入了快二十万两银子了,而且这数目后续还会持续的增加。
这个牧场究竟要做多大,简直难以想象。
总之,之前还沾沾自喜的徐尚,一下子就蔫了,但又说不了什么,要怪也只能怪自己目光短浅了:唉,怎么当初自己就没有想过要弄这个了?
十一月,北方开始迎来了第一场雪。
黑龙互市因为天气恶劣,也选择了暂时休市。
因为担心牧场的牲畜能不能顺利的过冬,张恪便决定搬到牧场去住了。
哈尼和倾城她们自然是要跟着去的,唐芯见状,便也不肯一个人待在互市了,于是便也跟着去了。
话说自从来到北方后,对唐芯来说,还真有些逃出生天的感觉,颇有些“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的意味。
北方的景色自然是与京城大不一样的,这里的壮阔、野性、视野令得第一次来此的唐芯颇为兴奋。
(第2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