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在文人的笔下是那么的美好,景色是多么的迷人,丰收是多么的喜悦,可是真正融入其中你才发现,那里只有吃不完的苦,受不完的累,每一次挥舞镰刀都会用尽力气,古铜色的肌肤是太阳暴晒出来的,弯腰驼背是扛东西压弯的,但是喜悦是是真真实实的,有了粮食就能不再挨饿,就能活,怎么能不喜悦?
十天很快就过去了,家里的粮食也都收的七七八八了,太爷爷的嫁期也结束了,不得不回到学校去上课,孩子们也会到了课堂上,这几天每个人都瘦了一大圈,脸也晒黑了好几个度,衣服在穿的破一点儿,和非洲小黑人也没两样。
在中国的农村,自己家地里的活干的差不多了,就会去别家帮忙,由其是那些人男劳力少的人家,都不用人请求帮忙,就会主动的去帮忙,吃的也不讲究,哪怕只吃粗粮饼子喝水也不介意,要是孤寡老人都会把粮食收回家放整齐,给喝口水就行。
祖爷爷家也是这样,粮食收回家由女人们收拾,男人们则去别人家帮忙。
粮食收到家,不是堆在一起就行了,谷子和豆子要放到打谷场晾晒,打谷场很大,每家都分好一块,谷穗和豆秧都运到那里摊开晾晒,白天晒,晚上还要收成一堆,用草席盖上,防止下露水受潮,高粮要捆好挂起来的,玉米也是要挑好的把外面的老皮扒掉,只留两三层叶子,两个两个一起编在一起,搭在架子上强上,挂在房檐下,这样可以让粮食干的更快,也会防止老鼠偷吃。
能挂的地方都挂满了,才会把剩下玉米的玉米叶子全扒掉,装到棒架上。
玉米叶子也是不能丢的,外面硬的能烧火,里面软的可以用来编织,把它们收集起来,处理好,等冬天农闲的时候编一些个坐垫,小筐子之类的东西,编织的东西还能到集市上卖钱,这么好的东西怎么能扔能?
祖奶奶把最大最好的谷穗玉米穗都挑出来,单独找了个阳光充足的的地方晒干,准备先加工好给大儿子送去。
家里人也都知道她对儿子的牵挂,也都帮忙挑拣出最好的。
等所有家的粮食都收回去之后,才会把地里的秸秆捆好收回家。
高粮杆儿得把叶子拽掉,杆子上的叶子不扒,捆好放干留起来,这个高粱杆用途可多,可以把细的那几节钉成盖顶放饺子晒干菜,盖房子盘炕时把高粱杆绑成拍子的样子,调天花板,掉房粑用,玉米秸秆可以给牲口吃,牲口吃完剩下的拿来烧火。
谷子秸秆可以用来苫草房,秸秆可是好东西,农民是不会浪费的。
到现在是不是觉得可以歇一歇了?还早着呢。
接下来小一点儿孩子们会上地里去捡落在地里的粮食,半大的孩子就去地里用耙子把落在地里的叶子搂干净,装在筐里有牲口的喂牲口,没牲口的烧火,为接下来的挑地做准备。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