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理论上讲,布列塔尼亚这片土地的人民应该鄙视君主制。
毕竟这里曾为摆脱世界上最强大的英国王室统治而进行了一场战争。
但对王室成员来说,美洲大陆一直具有很强的吸引力,他们可以逃离政治对手,在这里躲避政治对手。
甚至波旁王朝布列塔尼亚皇室也绝不是第一个跨越大西洋寻找避难所的欧洲皇室成员。
早在英国内战期间,不少英国皇室成员就做了同样的事情。
对这些王室成员来说,在美洲的生活不过是流亡的结果,或者在很多情况下,只是为了追求发财梦。
于是不止一位前欧洲皇室成员在这里获得了经济上的成功。
当然,也有一些人与家人发生冲突,想要“逃离”
这里回到欧洲,比如奥尔良家族。
路易菲利普是奥尔良家族的领袖,亦是波旁王室的旁支,由于历史原因,他们的家族并没有正统王位继承权,但因为奥尔良家族通过经营资本主义工商业而逐渐资产阶级化,他的父亲还参与了法国大革命,甚至改名为菲利浦平等。
这都赋予了奥尔良家族很强的自由主义倾向。
以至于他们的分支休妲菲尔特家族公开宣称家族的权力来自大革命所宣扬的自由主义原则,抛弃了君权神授,实现了对路易十八和查理十世的超越。
这一点也让他获得了民众的认同,被大资产阶级所看重。
而那些拥戴他的大资产者,控制着国民经济至关重要的资源,社会基础相当雄厚,是所谓的金融贵族。
和普通民众不同他们无意推翻君主制度,只希望改革前王朝的政体。
由此,代表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布列塔尼亚帝国七月王朝在查理十世绝嗣后登上了历史的舞台。
时间从1830年到1848年,后来七月王朝又被极端派颠覆。
然后,他们在弗农山作了一次临时停留,这不是别人,正是乔治·华盛顿的家。
这位前总统招待了公爵,公爵宣布他想探索美国的自然美景。
一向慷慨大方的华盛顿方面的回应是,用红墨水在公爵的地图上标出了行程——这是公爵后来炫耀的纪念品。
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吹嘘自己有第一任总统的私人便条。
他们从弗农山出发,经过田纳西州、宾夕法尼亚州、纽约州,最后到达波士顿。
在此过程中,这对兄弟经历了美国式平等主义的深厚影响。
有一次,他们因为公爵的一个兄弟不想和大家一起吃饭而被赶出了一家旅店。
在美国生活了四年之后,他们回到了欧洲。
这一切都对这个至尊家族产生了深刻影响,也许这大概就是卡莲的父亲能接受异邦人的原因吧。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