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轻摇羽扇,心中默默盘算着后续的战略布局,仿佛已经看到了曹操兵败的那一天,天下局势将因这一次的联盟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周瑜强抑怒火,沉声道:“诸葛先生,即便曹操有此狼子野心,可曹军势大,其战船蔽江,甲士如林,联军又凭何胜算?”
他目光灼灼,似要从诸葛亮眼中寻得确切答案,心中却暗自思忖:“这诸葛亮说得轻巧,曹操兵力数倍于我,他到底有何妙计,还是只是在虚张声势?我且先听听他如何作答,若有半分不实,定不能轻信。”
手中紧紧握着剑鞘,指节泛白。
诸葛亮羽扇轻摇,不慌不忙道:“公瑾莫急。
曹军虽众,然北兵不惯乘船,水战之技生疏。
我观曹军战舰相连,若用火攻,曹军必乱。
且我主刘备虽新败,然有关羽率精骑可扰其后方,截断粮道;张飞于阵前可破其先锋,挫其锐气。
我又闻东吴有黄盖、甘宁等忠勇之士,若与我军协同作战,各展其长,何愁曹军不破?”
周瑜微微点头,神色稍缓,心中暗自权衡:“火攻之策,确有可行之处。
只是这风向难测,他却如此笃定,难道真有几分把握?若真能借得东风,此战胜算大增。”
嘴上说道:“先生所言,确有几分道理。
只是火攻需天时地利,此非易事。”
诸葛亮笑道:“公瑾岂不知,隆冬时节,风向多变。
我已夜观天象,算定不日将有东南风大作,此乃天助我等。
届时,公瑾可率东吴水军佯装败退,引曹军追击,黄盖将军率装满易燃之物的战船在前,待曹军追至江心,顺风点火,曹军战船必成一片火海。
而我军可于两岸设伏,待曹军慌乱上岸,一举歼之。”
周瑜眼中闪过一丝惊讶与钦佩,心中暗叹:“此人竟能料定风向,真乃神人也!
若真如他所言,此战胜券在握。
看来这诸葛亮智谋非凡,不可小觑,幸得是盟友,若为敌手,必是劲敌。”
嘴上说道:“先生真乃神人也!
竟能料定风向。
如此,我东吴水军定当全力以赴。
但粮草物资筹备,亦是关键,不知先生有何高见?”
诸葛亮神色凝重:“孙刘联军,当共享资源。
我主刘备虽处困境,然荆州之地,亦有些许钱粮可作补充。
东吴富足,可多筹备箭矢、船只修造之物。
公瑾可安排专人负责调度,确保战时无缺。”
孙权在一旁听得仔细,此时开口道:“二位所言,皆合朕意。
此役关乎东吴与刘备之生死荣辱,务必齐心协力,不得有丝毫懈怠。
朕将亲率大军,为诸将督战,若有怯战退缩者,军法处置!”
他目光威严地扫视众人,众人皆抱拳领命,气氛凝重而又充满斗志,仿佛一场惊心动魄的大战已在眼前徐徐展开,只待那东风起时,烽火漫天,改写三国之命运。
(第3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