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且尝一尝,看可有缺憾。”
萧寰应下,将茶杯捧起,抿一口。
少顷,他缓缓颔首,道:“姑祖母烹茶用水,当是来自城南玉龙泉。”
众人都露出讶色,公主道:“正是。”
“玉龙泉甘冽,烹茶亦乃上品,但与花香略有不合。”
萧寰道,“若改用醍醐寺的明慧泉,当更为相融。”
听得这话,众人露出钦佩之色。
“殿下品茶,果世间绝妙。”
杨氏笑道。
虞嫣也笑意盈盈,心里却感到匪夷所思至极。
萧寰究竟是喝了多少这里那里的水,居然能够品一口就说出来。
“我听闻,虞女史是广陵国人氏?”
沁阳大长公主也喝了一口茶,忽而问道。
虞嫣知道话题总会回到自己身上,答道:“禀大长公主,正是。”
沁阳大长公主道:“广陵国,我年轻时也曾去过。
那是子昭尚未出世,广陵乃是一郡,山林河泽,甚是优美。”
说着,她画风一转,“不过我今日接到华阳县主捎来的家书,在信中,她也提起了女史,却说女史京郊人氏。”
堂上有一瞬微妙的寂静,杨氏喝着茶,静静地看着虞嫣。
萧寰想开口,却听虞嫣已经答话:“禀县主,华阳县主所言确实。”
公主似笑非笑:“如此说来,你不曾对县主说实话?”
虞嫣正待答话,萧寰却出言打断,不紧不慢道:“禀姑祖母,虞女史之所以隐瞒,而是孤授意而为。”
公主看向他:“怎讲?”
“孤与虞女史少年时的过往,若传出去,必然遭人诟病。
故而为了保全女史清誉,孤让其将前事省去,只说是在京郊相识。”
他说,“此事,孤之过也。
待日后见到舅母,孤自当与她赔罪。”
公主淡淡笑了笑,道:“原来如此,你也知晓此事会遭人诟病。
婚姻乃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娶则为婚,奔则为妾,这般道理,想来你也知晓。
堂堂广陵王,当为天下人表率,莫似陈王一般,胡作为非,让你父皇面上无光才是。”
这话的意思十分明了,虞嫣明白过来,还是萧寰了解他这位姑祖母,这就是个鸿门宴。
气氛骤然有些不对,萧寰的目光沉下。
(第2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